11月上旬,省政府(鄂政發【2019】25號)批轉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后,咸寧市快速行動,積極探索和創新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助推公園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高站位謀劃部署。咸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簽批意見,要求速轉4位市領導及發改委、經信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閱研。11月15日,市長王遠鶴批示:“此意見含金量、含綠量很好,要求也很明確具體,請分管市長并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貫徹措施”。隨后,分管副市長吳剛組織召開專題會學習研討《意見》精神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確保高站位謀劃、全方位推進。
二是高質效解讀紅利。11月27日,咸寧市局組織班子成員及科室負責人認真解讀《意見》精神,深刻領會新思想、挖掘支持政策和紅利,解讀出清晰可見的政策紅利有:指標紅利(指標釋放紅利、指標交易紅利、指標獎補紅利、指標調劑紅利)、規劃紅利(綜合整治項目區規劃可一次性調整、生態紅線和其它均可一并調整,確需優化布局的可按規定一次性修改)、開發與權益紅利(全面實施點狀供地、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自然資源變資產變資本、農村宅基地包括農村其他資源可融資抵押、允許利用不超過3%整治面積進行產業發展)、資金紅利(獎補紅利、交易獎補)、優化紅利(優化農村宅基地、優化基礎設施配置、優化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優化保護整個風貌和生態、打造和留存所有的自然景觀風貌)。
三是高標準實施推進。強化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統籌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激活配優各類自然資源要素,助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11月28日,咸寧市局召開貫徹落實《意見》工作部署會,縣(市、區)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同志及市農發行、市建行、湖北銀行、漢口銀行及市城發集團、鄂旅投咸寧集團等10余家平臺公司負責人參會,要求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思想,充分發揮國土綜合整治平臺抓手作用,通過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綜合整治,整體推進“一治理四整治一綠化”工程,探索農村自然資源資產評價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提請市政府通過市級增減掛鉤指標交易、市財政列入一定預算資金等方式,籌集資金設立“咸寧市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獎補專項資金”,每個項目根據整治規模與投資規模分別設立獎補,不斷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助推鄉村振興和國土空間治理。
四是嚴要求落地見效。以11月全省國土綜合整治工作咸寧現場會為契機,進一步壓實轄區內6個縣(市、區)責任鏈條,市、縣(市、區)兩級政府成立強有力的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綜合整治,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堅持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等原則,高標準、嚴要求開展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對閑置低效、生態退化及環境破壞的區域實施國土空間綜合治理,力爭申報1至2個省級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每個縣(市、區)實施2至3個市級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建設一批國土綜合整治示范村鎮,努力打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助力咸寧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