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實施“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扎實推進自然資源行政審批領域流程再造,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先后出臺通知,加快“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
山東廳進一步細化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合并辦理的實施細節、申請流程、辦理過程等,申請人和相應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照標準材料,可通過網絡組卷申報、轉報上傳,符合條件的,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同時,進一步落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辦理改革,統一啟用新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準決定書。山東廳明確,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辦理時限不超過14個工作日。
在優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審批程序方面,山東廳對全省范圍內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審批,在設計方案審查環節只審查規劃條件、建設條件及規劃控制要求,不再審查建筑內部平面及剖面設計。
在推行綜合測繪、成果共享、“多驗合一”方面,山東廳明確,以統一規范標準、強化成果共享為重點,將建設項目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業務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實行“綜合測繪”“成果共享”。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將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的規劃核實、土地核實、不動產測繪等合并為用地規劃房產驗收一個驗收事項,實行“多驗合一”。推行測繪成果“以測帶核”,綜合測繪機構在出具用地規劃房產驗收測繪成果的同時,應比對規劃核實、土地核驗、不動產測繪3個測繪驗收事項的驗收內容,出具詳細的測繪數據與驗收數據比對情況表和相關核驗報告,提供給建設項目主體單位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山東廳提出,實行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的項目用地宗地圖全流程使用。將竣工驗收階段不動產登記應開展的權籍調查,提前到與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土地征收環節的地籍調查同時進行。同時,全省范圍內啟用新版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要求各地市按照證書規定版式參數自行印制,證書編號按照全國統一要求編制。
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結合本省實際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全面落實自然資源部規劃用地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送審稿),明確辦理層級和權限,規范受理審查內容,整合簡化申報材料。
同時,安徽廳制作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申請表,列出了申報材料目錄清單,統一了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初審意見和項目建設單位申請報告的文本格式,為“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得到全面有效落實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要求,安徽廳建立了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全程協調推進、主辦處室安排專人負責、相關處室研究落實意見、全廳共抓落實的機制,與相關單位協調配合,全力推進此項改革工作。
此外,安徽廳還多次召集省直有關部門,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廳機關相關處室及部分行政負責人座談,開展實地調研,聽取各方面對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